争优 争先 争效 | 我院党委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增创基层党建特色动员部署会上作书面交流发言
来源: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3-05-29
浏览🙇🏿♂️🦮:1347次
4月19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增创基层党建特色动员部署会在潭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翼翔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党委作题为《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扎实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书面发言。
近年来,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服务地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条例》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学院党建质量🫧。一是健全完善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党委会工作规程》🪪,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科学决策。规范系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总支“研究决定、前置讨论、政治把关”作用不断凸显。坚持院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师生党支部“三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在我院基层组织全面发挥作用🐗。二是夯实基层基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立项1个校级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022年11月荣获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省级样板支部2个和党支部“立项活动”省级优秀成果二等奖1个🏇🌒,市级“书记好党课”二等奖1个,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支部建在机关处室上🐜,设立党政办公室党支部等10个直属党支部🏌🏿♂️。每年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力量,为每个系党总支配备专职组织员,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系挂职担任总支副书记;系师生党支部均配备委员5名👊🏼。提升党务干部综合能力🦻🏽,举办首届党务干部职业能力大赛,每学年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2期。坚持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两年来共有20名高知分子加入党组织。
二、强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全面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南平“3+4+5”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特色产业⛔,构建对接南平主导产业的“312”专业群结构,新增食品智能加工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加大绿色食品、数字文创😭🛄、旅游管理等3个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立圣农产业学院、元力产业学院、喜马拉雅产业学院🕯、武夷山水电商学院等7个特色产业学院🤸🏼,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南平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二是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1个德育特色案例。开设战胜鼓等具有特色的体育选修课,组队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大学生)部比赛获2枚金牌1枚银牌。整合美育资源,组建学院学生艺术团🖐🏿,持续举办社团艺术节。建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训课、企业实习等环节中。持续强化工匠精神,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礼赞劳动创造”为主题的劳模进校园宣讲活动。三是注重内涵建设。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在教学⛔️🏺、科研等内涵建设方面突显作为↪️。“校企双元🦿😄、安全融入🤗、五维互通”食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选派52位选手参加省级技能竞赛,32人次获奖,其中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7项。参加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取得5银3铜的好成绩,获得职教赛道优秀组织奖。
三、构建共联共建机制平台,全力服务地方发展🕵🏽。深化落实“四联四促”机制📎,发挥优势👮🏼,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一是联县乡。学院分别与建瓯市🔳、松溪县和延平区共建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共助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近1万人次。选派优秀党员教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入下派村--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开展旅游规则设计和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推广等;共带动近3万人到三楼村,旅游收入达50多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达40多万元👆👰🏿。为夏道镇所辖村开展村标、果园规划🙅🏽♂️、党建文化长栏设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等👰🏽♀️,参与的党员师生达2000多人次。二是联园区。在园区建立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26个。举办现场招聘会,园区6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2000余名学生参加,600多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组织学生到元力股份🦹♀️、太阳电缆等园区企业参观,让更多的大学生能留下来🧘🏽,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开办元力产业班🧝🏽♂️、依尔婴服装产业班等产业专班15个,共同培养大学生1100多名。2022届我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0.24%🏙。三是联企业❌。党员教师率先深入到企业中开展技术革新服务👳🏿。杨成菊、张玲等与德赛合作进行“一种自动化框架压装机及其工作方法”的研究,并合作申报发明专利。党员谢善慈与南平市农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生物酶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通过大田实验,在平菇、金针菇、香菇栽培上有很好的节能降耗🏄🏽♂️,增产优质作用,节约能源20%—30%,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四是联军警。与高速交警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大学生“守护平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师生进军营,武警官兵为新生军训🕵🏼、上国防教育课等🍒,不断提高师生爱国拥军维护稳定的信心决心。学院成立“军魂成功突击队”,为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共有66位大学生参军入伍👩🎨。校企、校地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0余场次。
2023年是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双向融合,落实“立德树人”,在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和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