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2018-11-14
浏览ℹ️:10892次
●人生的旅途上,会时常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诱惑越大,越要保持冷静清醒,多想想为什么、凭什么▫️,少点私心、少点杂念、少点非分之想,才能迎来“天地宽”。
晚清名将、湘军水师主要创建者彭玉麟🫅,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齐名的清末名臣🧡,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却先后六次辞去显官要职👵🏿。曾国藩对其有知遇之恩,他却与曾国藩私下约定,不要保举他做官。在给朝廷的一封奏折中,彭玉麟写道:“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虽甚病未尝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彭玉麟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并不贪图官爵禄位,亦不留恋荣华富贵🍷,因为在他看来🌼,做事比做官重要💘。
纵览中国历史,有很多仁人志士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论官职大小、身居何地🧑🏻⚖️,始终心忧百姓,不以外界环境的好坏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因文采卓越受重用,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中年遭贬官外放✋,可他没有自暴自弃,先是主持疏浚六井👨🏿🌾,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后又在西湖修堤蓄积湖水,以便利灌溉。清末名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遭诬陷,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在流放的三年多时间,他带病兴修水利👩🏿🎨、开垦屯田,修建“林公渠”“林公井”造福百姓🏇🏿,身体力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古至今,有人因为干事创业获得世人敬仰,也有人因为造福一方赢得人们赞誉,却没有人仅仅凭借官爵禄位而得到世人敬重。谷文昌曾经全家被下放到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当社员,但他毫无怨言◀️,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群众看着金黄色的稻谷满囤满仓🗽,亲切地称他“谷满仓”。杨善洲1988年退休后📉,主动放弃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群众义务植树造林建成5.6万亩林场⚀。王继才32年来默默守海岛,不但从不抱怨收入少,还自掏腰包修码头,获得荣誉后仍一如既往地巡岛、观海👩🏼🦲、记日志……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在平凡岗位✝️,“发光的人”都将干事创业摆在职位、地位之前,将群众利益视作首要之事。
在当下🥅👩🏽🌾,有一些党员干部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有的过于看重职务级别和生活待遇🛢🧸,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本领、钻研业务🕜、增长才干;有的贪图安逸🦁,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有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单位“庙小”了,岗位“屈才”了……说到底,这些人心里装的不是党和国家的事业,而是把个人的功名利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陶铸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和担当👨💼。人生的旅途上🏯,会时常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诱惑越大,越要保持冷静清醒,多想想为什么🎖、凭什么🚎,少点私心🖖🏿、少点杂念、少点非分之想,才能迎来“天地宽”。(尉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