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代先锋丨党建带团建•共筑成功梦——食品系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延平郑成功文化新地标
来源🧝🏻:食品系第二党支部
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367次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汲取榜样力量,食品系第二党支部近日组织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学生,来到延平区全新打造的郑成功主题文化街🩼,以党建带团建的形式开展了一场以“传承成功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的现场教育活动⚠️。该文化街作为延平区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以“成功战船”为核心造型,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与互动体验🔨,生动再现了郑成功与延平的历史渊源⛹🏽。
沉浸式体验🐻❄️🥨:从历史场景到文化传承
活动当天,师生们首先在“成功战船”船头的2.9米高郑成功铜像前驻足。这座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画像为原型的铜像🥉,展现了郑成功22岁青年时期的英姿,其坚毅目光与铠甲细节栩栩如生。讲解员介绍,延平不仅是郑成功的军政生涯起点,更是他提出“延平条陈”*️⃣、组建首支水师🚣🏿♀️、策划驱荷复台战略的重要根据地。师生们通过铜像身后的文化长廊,目睹了四尊铜像演绎的“延平条陈”上疏场景,深刻感受到这位民族英雄的远见卓识。


在“成功战船”中段🤾🏼♀️,师生们体验了街区的互动设计:踩踏感应地砖触发光影效果,走进悬挂“郑”字军旗的“舵楼”🙌,细读《延平王赋》并敲响象征胜利的“战胜鼓”。这些设计将历史场景与现代科技结合👨🏿💻🪢,让同学们在趣味中感受成功精神的传承。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卢新烨表示:“踩地砖时亮起的灯光🚦,仿佛踏上了郑成功当年的战船🐂,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深度研学🙋🏽♂️:从延平到台湾的家国情怀
活动特别安排了“延平印记”主题板块的研学环节📐。展区通过出土文物、历史文献与3D复原模型,展示了郑成功在延平的军事部署🪙、民生治理等细节✸。同学们在“驱荷复台策源地”展板前认真记录🫃🏻,了解到延平不仅是郑成功的战略策源地,更是他“驱除荷虏🚶🏻♀️🚌、光复台湾”壮举的起点。食品系教师林越指出😽👭:“通过这些展品🤌🏻,学生们不仅看到郑成功作为军事家的魄力,更感受到他‘以民为本’的治理思想👦🏽,这对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有重要启示。”


在“两岸融合”主题板块,师生们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路线图与两岸文化对比展板🕵🏼♂️,探讨了成功精神对当代的意义。食品系学生会轮值主席陈良智分享道:“郑成功跨越海峡的壮举,让我想到当代青年也应突破地域与领域的界限,为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创新实践:将文化传承融入校园行动
活动尾声,同学们在“船”尾的“战胜鼓”文化墙合影留念,并在“精神传承”留言墙上写下承诺👩🏻🦱:“以成功精神为帆🫡,以专业所学为桨,为科技发展贡献力量🗂!”食品系第二党支部书记曹国玉表示🚿🤙🏿,未来将组织学生开展“成功精神进社区”志愿服务🦔🏋🏽♀️,将课堂所学与地方文化推广结合。

此次教育活动依托郑成功文化街的创新设计,通过“历史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研学实践”三位一体模式🌸,让青年学子在文化浸润中深化对成功精神的理解😭🧑🎓。正如延平区郑成功研究会专家所言:“文化街不仅是地标🎣,更是‘让成功走向大众、让大众走向成功’的桥梁⛔️。”食品系第二党支部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联动,引导党员师生以及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