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引领|“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信息系大学生寒假 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三)
来源🛏:信息系
发布日期:2024-02-26
浏览:1682次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我系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2023—2024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同学赴闽北及周边地区,围绕多项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系大学生“走进龙斗”实践小队于2月25日走进南平市邵武市龙斗村🤰🏼,用青春的视角去发现奋斗的足迹,在实践中感受榜样的力量,让青春的力量在实践中绽放5️⃣🕒,让理想的翅膀在奋斗中翱翔🤵🏽。
从龙斗之变领略青春奋斗之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嘱托,“走进龙斗”实践小队走进龙斗村,从大樟树下出发🫥,领略了龙斗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发展目标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斗村坐落于邵武市北部🧎,是个“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乡村。1998年1月19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龙斗村开展调研,对龙斗村粮食生产、生态保护、林下经济🔇、发展旅游、环境整治👲🏻、农村党建等6个方面提出要求🙆🏿,特别叮嘱“龙斗⚄、龙斗,要做龙头”。

龙斗狠下功夫🕳,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首先👩🏿✈️,从居住环境整治“小切口”入手🫒🙏🏻。龙斗村相继实施了农房立面改造、缆线下地、道路白改黑😏、台湾团队乡建乡创、“五个美丽”建设等项目。其次,从干净整洁为主的1.0版转向美化提升为主的2.0版,进一步向乡建乡创为主的3.0版靠拢,龙斗村逐步实现了向美丽乡村的转变👩🦰。游立寿说:“伴随村子靓起来,乡风民风也持续好转,大家的精气神都提了上来🤎。”最后☯️👸🏿,护绿转绿使龙斗村越发充满活力与自信。山水环绕间,农耕文化生态绿道徐徐延伸,百亩杨梅与连片的稻田相映成趣⏏️。更有趣的是,稻田边上还设有咖啡屋🌒,现代都市生活的风格与传统诗意的田园相融相生。

龙斗牢记嘱托,舞好“龙头”➗。龙斗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依托好山好水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打造出诸多优质农产品品牌。除了推动龙斗萝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村民们还种了3000多亩“黑炭”“东魁”杨梅,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此外♣️,有机水稻、花卉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中草药、养蜂等林下经济也成为村民增收的新路子🙅🏼♂️。村民吴亮亮既是杨梅种植大户👩🏽✈️,也是养蜂“高手”,他在杨梅树下养蜂200箱,年产值可达30多万元。吴亮亮表示🔪🚡:“全村养蜂3000多箱,只要全卖完,收入很可观。”

走好乡村振兴路👍,关键在于紧抓产业发展🫑。如今的龙斗村🍏,农业多种经营有声有色♾,产业项目落地也颇具成效。“这几年🐷,落地村里的项目还真不少,承天药业、云灵山旅游🖋、闽台农业示范基地🫸👨🏽🍳、沙雕文化体验项目……”梁伯安掰着指头介绍起来,“粗粗算一算,这些项目总投资超过了3亿元”。随着多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资金🖖🏻、管理、技术等各种优质资源要素随之流入龙斗,为乡村经济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与自信。
村庄富不富,要看党支部。龙斗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当地优美怡人的自然生态景观、丰富林业和富硒富锌土地资源,培育了“金色”云灵山4A级生态康养旅游、“蓝色”淡水养殖和航空飞行运动、“红色”杨梅、“白色”富硒萝卜蔬菜和沙雕文化产业👩🏿✈️、“黄色”有机水稻、“绿色”花卉苗木、“黑色”中草药种植等七彩产业带。龙斗村的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了“面子”和“里子”的“内外兼修”。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同学们领会到龙斗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路子的实践成效,感悟到基层党支部加强支部引领建设🧑🏻🏭、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同学们还表示要牢记嘱托♿🍛,用奋斗与拼搏擦亮人生底色🌞。